信用为主,市场为本,诚心是永远.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24小时咨询热线

020-4854896

新闻资讯NEWS

联系Bsports手机版下载contact us

地址: 广东省广州市珠江区金额车街103号

座机:020-4854896

联系人:李森岛

手机:13659595202

邮箱:34534234@qq.com

行业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1965年, 主席得知此人没工作, 罕见发怒 长征过的同志都别忘本!

毛主席几次力保一人是比较罕见的,曾希圣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。

1962年,当曾希圣在七千人大会上受到批判时,被要求开除党籍甚至杀头时,毛主席发话:“杀头之议,不要再提了! ”

1965年,毛主席得知曾希圣没有工作,赋闲在家时,怒斥各领导:“你们这些长征过来的同志,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? 不要忘本!”

为何毛主席对曾希圣如此维护与信任?

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,就没有红军”

众所周知,在革命战争年代,情报战线的成功是多么重要与辉煌。

在我军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均不及敌方时,情报工作对我军军事行动的影响可说是功不可没。

毛主席再用兵如神,也离不开情报做基础。

作为红军时期军委二局局长,曾希圣可不简单。

1965年, 主席得知此人没工作, 罕见发怒 长征过的同志都别忘本!

用叶剑英元帅的话说,他“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”。

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曾希圣: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,就没有红军。”
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红军最艰难,情报战线的功绩最大,红军之所以能像鱼儿一般,在老军阀们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穿插往返,还不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。

这里的主动权一是指敌人内部有我们的人,二是我们破获了他们的密码。

曾希圣1931年到达中央苏区,始任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,次年参与创建大名鼎鼎的中共中央军委二局(情报局),并担任局长。

几次反“围剿”的胜利,情报信息都是个中关键,光是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期间,曾希圣就领导二局先后破译了万份敌人的密电。

刘伯承元帅将情报对战争的影响比喻为:“玻璃杯里押宝,看得一清二楚。”

二局的重大贡献尤其体现在长征途中,1934年底,敌人在湘西、湘南集结重兵,准备将红军一网打尽,是二局侦获情报,毛主席据此力主改变行军路线转道贵州。

我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——攻占娄山关,二取遵义城,也是毛主席根据二局的情报指挥的。

最令人惊叹的四渡赤水,还是以二局的情报为基础,毛主席才能用兵如神,变被动为主动,将几十万敌军玩弄于股掌之间。

敌人实在是怕了我们的情报人员,后来他们天天换密码,有时候一天换三次,却依然挡不住二局的破译,往往敌军走到一半,我军就已经知道其作战地点了。

叶帅回忆长征时说:第四次渡赤水后,在龙里、贵定之间不过30公里的地方,红军进进出出,来回穿插,局外人看来非常神奇。

但我们心里十分清楚,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靠二局军事情报的准确及时。如果没有绝对准确的情报,是不容易下这个决心的。”

毛主席对二局极为重视,军委的重要电报都会抄送一份给二局,收到的战利品、慰问品,也总要分一些给二局的同志。

他还曾亲自交代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,保证二局的绝对安全,一个人也不能丢。

有一回,毛主席见到二局有病号,便把自己的马和担架让给大家使用,他则随部队步行。

曾希圣领导的二局,无疑是直插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,毛主席说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,就没有红军”,真是一点儿也没夸大。

周总理也曾盛赞曾希圣是红军情报工作“创业的人”,还说他是这方面“党内稀有的神人 ”。

亲点曾希圣主政安徽

曾希圣以卓越的工作能力、革命战争年代的杰出贡献,赢得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赏识与认可。

1952年,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时,毛主席亲点他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。

安徽毗邻6省,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,而且这里还是灾害频发的省份,经济也相对落后,有“乞丐之乡”之称。

可不是谁都愿意揽下这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事,中央领导对主政安徽的人选也得深思熟虑。

毛主席最终亲点曾希圣,他说:“曾希圣跟我漏过风,想在安徽干出点名堂,安徽百姓也很想要这个活菩萨,正是一个寻锅补,一个要补锅。 我看就让他去安徽吧Bsports下载。 ”

在此之前,曾希圣已经担任了两年皖北区党委书记,期间淮北地区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洪灾,毛主席当时看着报告,眼泪直流,批示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。”

曾希圣成为主持治淮工作的实际负责人。

在他的广泛动员下,上千万人民群众投入到了治淮工程,短短两三年就建成一批大型水利工程,堪称奇迹。

尤其是佛子岭水库,防洪标准千年一遇,当时周总理问曾希圣:“佛子岭担子重, 会不会把你曾希圣的肩膀压垮? ”

曾希圣回答得毫不犹豫:“压不垮,共产党人的肩膀是铁打的,请总理放心! ”

在治淮抓水利的同时,曾希圣还干了一件大事——“改种避灾”。

在他看来,安徽的穷一方面受洪灾拖累,但要彻底摘下“乞丐之乡”帽子,还得从生产力抓起。

所谓“改种避灾” ,即因地制宜地改变夏秋两季收成比重;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;改变广种薄收习惯。

这一招真是发挥了大作用,短短两年,安徽粮食增产244. 5万吨,全省粮食年总产量突破千万吨,远超国家下达的计划。

与此同时,他也不忘抓安徽工业,办厂,开发资源,引进资金、设备、技术、人才。

在曾希圣的带领下,安徽以最快的速度改变了落后的面貌。

毛主席都夸他是“农业专家”,还说“如果我们国家的省委书记都像曾希圣一样抓生产力,那么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就大有希望了。 ”

1956年党的八大上,曾希圣当选中央 委员,这在省委第一书记中是不多见的。

更罕见的是,1960年,曾希圣又升任为华东局第二书记,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和济南军区政委。

可见毛主席对曾希圣是多么的信任!然而不久后,他却遭到灭顶之灾。

毛主席几次力保

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,曾希圣受到批判, 说他搞“责任田”犯了“左”倾错误。

他本人坚持认为,自己的方向没有错,于是遭到更加严厉的指责,有人提出将他开除党籍,甚至是杀头。

其实搞“责任田”,源于一次会议。

当时曾希圣看着餐桌简陋的萝卜、白菜、 酸菜,不由感慨:“我们大家也都是大官了,却吃着这样的伙食! 老百姓呢?他们恐怕连糠粑粑都难吃上呀! 再不能这样下去了! 我们要让老百姓吃肉,才有脸把这官当下去! ”

接着他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,率先试行“责任田”,此举在当时风险极大,曾希圣却说:“一切责任由我一人承担。 ”

“责任田”确有好处,能迅速提高农民的积极性,提高粮食产量。

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,首先不利于国家集中生产力搞建设,其次有人担心由此滋生资本主义。

“责任田”昙花一现,猝不及防就结束了,而曾希圣以为毛主席没有明说不搞,就继续推行着,结果风云突变,他成为众矢之的。

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,主动发话维护曾希圣:“没有曾希圣,长征是不可想象的。杀头之议,不要再提了! ”

一句话救了曾希圣之命,但他还是被免职、调离安徽,占着个没有实权的华东局第二书记的头衔,“赋闲”在家。

1965年,毛主席在杭州召开会议,见到曾希圣时才得知他没有被安排工作。

沉默半晌,毛主席对在场的领导们说:“你们这些长征过来的同志,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? 不要忘本,应当‘得人点滴 恩,必当涌泉报’啊! ”

他老人家一直记得二局对红军的贡献,没有曾希圣的领导,尚未壮大的红军岂能一次次绝处逢生。

因为毛主席的维护,曾希圣的处境立马有了改善,几月后便出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。

后来受冲击,他再一次得到毛主席的保护,被接去了京西宾馆。

只可惜曾希圣没几年便不幸病逝,结束了革命历程。

参考资料

王永华.曾希圣:深得毛泽东信任的省委书记[J].党史纵览,2011,(12):31-35.


Bsports手机版

在线客服

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返回顶部